观点:秋去冬来,桌游演奏冰与火之歌?

Wanzhuoyou.com 桌游店门口的风铃声和窗口的北风呼啸演绎着欢乐的“寒冬进行曲”,店铺内的场景却和今年6、7月份的时候已经截然不同。一轮又一轮的寒流冻得人们都蜷缩在家里取暖,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只好由电脑和电视陪伴度过每一个周末。学校放假、学生回家过年也是造成桌游吧“霜冻”的因素之一。

人们开桌游店的热情已和半年前骄阳下的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多的人则是观望,思考着桌游的未来,甚至已经有不少桌游吧在论坛上进行桌游的二手交易。房租的到期也使得一些桌游吧回归民宅,学校附近的甚至变情侣包间——有钱赚才是王道。

“我用了无懈可击了,所以你这个锦囊不生效。”桌游吧里大半年前听到的声音,大半年后依然在空荡的桌游吧内回响。很多人对于桌游的认知依然只是《三国杀》,偶尔有一小部分人喜欢尝试新的桌游,《卡坦岛》、《卡卡颂》、《领土》……这些桌游不管多简单,多有趣,多高深,往往都束之高阁,北风一吹可以吹送一层薄薄的灰。

“元旦三天赚的不多,每天平均下来也就1000元左右,开去工作人员的加班工资和对1月份的预期,这个月估计够呛了。”桌游吧老板Flex对我们的记者说道,“当初也是跟风,成本也不高,觉得这东西火就跟着开了。但是没想到碰到那么多的事情,而且花费的精力比其他的工作要多的多,但是回报率实在没有付出的多。这个商业模式我看玄。”

谁说不是呢。桌游店服务员需要对桌游有着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和一般的小店服务员的要求又不一样,所以成本高。但是问题是很多情况下是拿着钱却请不到人。老板和老板娘亲自上阵,费心费力的成果又被高昂的房租成本吃去了大半,留给自己的是可怜的一小部分——还不如当个小白领轻松悠闲。“我们都是在给房东打工,房东又是在给银行打工,归根结底继续这样下去,任何的小生意都无法在这个城市立足,从而使得房价更高,恶性循环。”Mandy是也是今年4月份在上海开的桌游吧,房租每个月就要去掉7000,每个月都是入不敷出。“估计2010年我要离开上海去其他城市碰碰运气。”

听上去有点悲观,但是也有看到积极的一面。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关注这块领域,开始研发国产的桌面游戏。一家接着一家的站起来,但是更多的还处于模仿、仿制阶段,更有一些厂商则是换一套美术班底,直接照搬游戏玩法,改都不改。也有做的比较好的,加入了自己的规则,不过总之桌游的游戏机制也就那么几套,你硬是要往一款经典的游戏上靠都是能找到原型的。每一款新桌游的发布都会引来嘘声一片——这也许就是中国人把崇洋媚外发挥极致的一个突出表现。

“斥资20万研发桌游!诚聘桌游设计师、美术师……”群内的小广告此起彼伏。但是众所周知,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缺乏的不是钱,不是点子,而是人。“对于第二款桌游,我们是非常的谨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桌游厂商负责人说道,“目前我们都好像有点一厢情愿。原创桌游也逐步开始多了,但是市场似乎不买账,人们依然在桌游吧玩桌游,而桌游吧依然是《三国杀》的天下,但是公司是要存活的”。

国内的商人的嗅觉的确是属于超级灵敏,但是我们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的错误的理解了桌游的商业模式。在欧洲,桌游的研发更多的是一种“兼职”和兴趣,并不是作为一个主业来进行。游戏策划师一般都是政府的公务员,或者有着一份清闲的正规职业。悠闲的工作和生活使得他们有足够的“业余”时间来研发桌游。一旦桌游模型成型,则会找到桌游的发行公司进行印刷和市场推广,从而和厂商进行利润分成。而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是拿一笔钱,雇一伙人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全职干了。凭着一腔热诚,不管后期的渠道和运营,先把游戏做出来再说。但是桌游做出来之后市场接受度低的结果只能使得这样的一腔热诚和有限资金耗费一空,形成恶性循环,彻底枪毙掉错误理解出的桌游的商业模式。

“如果你没有想清楚,千万别在桌游行业创业。”老编在玩桌游网的群内呼吁道。任何的兴趣和热情都是有限度的,最后还是需要和商业利益进行博弈。“当人们普遍接受的只是一个《三国杀》消遣时间的模式,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用桌游消遣时间的日子来临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在这样的热潮中,你努力的方向,你的赢利点在哪里。当然你要做非盈利机构我们也非常非常的欢迎。”老编不乏幽默,在群内侃侃而谈。

也许过一阵子随着桌游吧的一批批不盈利而歇业,桌游会逐步流入茶坊、家庭。也许在那个时候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也会出台——凡是和文化(意识形态)挂钩的东西,政府是一定会进行管制的。但是在黎明前的黑暗,春天之前的寒冬,行业的机会在哪里,出路在哪里,是需要每一个从业者静心思考。

希望在寒冬之后,嫩芽上枝头。